货币产生于交易。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交易特色是以农具为主要对象,因此,货币的初期形态多与生产工具有关。如:挖土用的铲演变成布币,这种铲在当时名为“钱”,此称谓也随之流传下来;刀币演变自一种叫“削”的工具;源于纺轮的圜钱等等。书法也是中国钱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徽宗时铸造的铁钱十分精美,从政和、大观铁钱上可欣赏到宋徽宗的瘦金体字。许多著名文人和帝王都亲自参与了货币的形态设计,如王莽、苏东坡、宋徽宗等,他们的参与增加了中国古代钱币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北宋初年,大宗交易增多,铸币携带十分困难,据记载,当时在四川买一匹绸布要用80多斤重的铁钱,于是,我国首先发明并使用了纸币。
到金朝时,纸币设计为周边饰以图案花纹,并在币面上标明对造伪者的惩罚和对检举者的奖励条令,此样式奠定了中国古纸币的基本形态。明朝的“大明通行宝钞”,四周龙的图案设计更为精细,是古钞图饰的典型。
今天,人民币的设计方案,更是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套方案均需报至中央批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始终关注人民币的设计工作,对上报的每套方案都从政治、艺术、形式、内容上严格把关,并提出颇有见地的修改意见。著名画家、设计家罗工柳、王式廓、周令钊、陈若菊、侯一民、邓澍及印钞厂设计师们把有幸亲历人民币的设计工作看做是他们艺术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事。可以说,一张钞票的形态设计,凝聚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同时体现着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资料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提供)